歡迎訪問西安凯时APP中藥集團官網!

tel

諮詢熱線

029-88889613

/
/
/
小暑:小暑行將至,雨打荷葉香

小暑:小暑行將至,雨打荷葉香

2019-07-06 10:21
凯时APP中藥
 
 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,夏天的第五個節氣,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;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。暑,表示炎熱的意思,小暑爲小熱,還不十分熱。意指天氣開始炎熱,但還沒到最熱,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。
 
凯时APP中藥
 
  一年24個節氣,每個節氣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。每一種習俗都體現了當地的文化,風土人情,代代相傳的小暑節氣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。
  一、食新
 
凯时APP中藥
 
  民間有小暑“食新”習俗,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,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,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,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。據說“吃新”乃“吃辛”,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。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,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。所以,民間有小暑吃黍,大暑吃谷之說。
  二、頭伏吃餃子
 
凯时APP中藥
 
  伏天民諺有“頭伏蘿蔔二伏菜,三伏還能種蕎麥”,“頭伏餃子,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”。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,伏日人們食慾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謂之苦夏,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裏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。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,入伏的早晨吃雞蛋,不吃別的食物。徐州人入伏吃羊肉,稱爲“吃伏羊”,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,在民間有“彭城伏羊一碗湯,不用神醫開藥方”之說法。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“六月六接姑娘,新麥餅羊肉湯”。
  三、伏日吃麪
 
凯时APP中藥
 
  伏日吃麪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。《魏氏春秋》:“伏日食湯餅,取巾拭汗,面色皎然”,湯餅就是熱湯麪。《荊楚歲時記》中說:“六月伏日食湯餅,名爲闢惡。”五月是惡月,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,故也應“闢惡”。伏天還可吃過水麪、炒麪。所謂炒麪是用鍋將麪粉炒幹炒熟,然後用水加糖拌着吃,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爲普遍,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,然後再磨麪食之。唐代醫學家蘇恭說,炒麪可解煩熱,止泄,實大腸。另外,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,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,據說牛喝了身子壯,能幹活,不淌汗。民謠:春牛鞭,舐牛漢(公牛),麥仁湯,舐牛飯,舐牛喝了不淌汗,熬到六月再一遍。
  四、小暑三寶
 
凯时APP中藥
 
 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。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,VC、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,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,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,切片後加適量蜂蜜,可隨意食用,有安神入睡之功效,可治血虛失眠。
 
凯时APP中藥
 
  俗語:小暑黃鱔賽人蔘。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,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爲滋補味美。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,而黃鱔性溫味甘,具有補中益氣、補肝脾、除風溼,強筋骨等作用。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,小暑時節最宜吃的是黃鱔,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,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,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,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,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,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。
  
西安凯时APP中藥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 宣

友情鏈接:

企業地址

西安市高新區新型工業園西部大道72號

聯繫方式

郵箱:

網站導航

網站首頁          關於凯时APP           新聞資訊           產品展示          人力資源           凯时APP公益           聯繫我們

公衆號

關注我們

CopyRight 2019 ,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凯时APP中藥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  陝ICP備19020998號   網站建設: